2016年12月9日 星期五

會流血的血桐




中名:血桐
科名:大戟科
學名:Macaranga tanarius (L.) Muell.-Arg.
其他中名:流血樹
其他連結網站01:台灣維管束植物簡誌
http://subject.forest.gov.tw/species/vascular/3/Book1/index-1.htm (p127)
其他連結網站02:Flora of Taiwan II   http://tai2.ntu.edu.tw/ebook.php
http://tai2.ntu.edu.tw/ebook/ebookpage.php?book=Fl. Taiwan 2nd edit.&volume=3&list=3735
圖片一連結:
認識小技巧:
血桐不但非常普遍,也是極容易辨識的樹種,它最大的特徵是盾狀葉,也就是說葉柄接葉片的地方不在葉緣,而在葉背中間;有此特徵的台灣喬木非常少,如果再加上大型、卵狀的葉片,大概只有生長在南部濱海地區的蓮葉桐有近似之處,然而蓮葉桐的葉面非常光亮,不容易與血桐混淆,且野生族群數量很少。
圖片二連結:
心得小祕密:
血桐名字的由來是因為其透明的樹脂接觸空氣的時候會變紅,於是血桐樹皮受傷的地方看起來像流血的樣子;台灣本島大戟科的血桐屬只有一種,但蘭嶼還有另外一種,叫做圓葉血桐,除了葉形比較圓以外,它葉柄一般是鮮紅色的。
圖片三連結:
植物常見特徵解說:
血桐為大戟科常見的小型喬木,樹高最高可達10公尺,嫩枝樹皮綠色,老枝逐漸轉灰白;單葉互生或叢生在枝條末端,大型盾狀葉,比人的手掌還大,先端漸尖,掌狀葉脈,幼葉多毛,老葉逐漸光華,葉柄與葉片長度相近,嫩葉有顯著且大型的托葉,三角形,一節兩片;
花為單性花,雌雄異株,雄花多數,形成長達30公分的圓錐花序; 雌花數量較少,數朵小花湊在一起,由兩片鋸齒緣的總苞片所包住;
果實為長肉質刺的球形蒴果,一粒有2-3個黑色的種子;全島低海拔的地方都看得到血桐,為台灣最普遍的樹種之一。
圖片四連結:
撰文者:中正社大看樹看花看果實班  馬丁
審稿者:中正社大看樹看花看果實班  陳煥森
贊助單位:台北永樂扶輪社
圖片五連結:
其他:


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